燃氣熱值分析儀,也稱為天然氣熱值測定儀或天然氣熱值儀,其工作原理基于燃燒熱效應。即通過將燃氣樣品導入分析儀的燃燒室,與氧氣混合并點燃,發(fā)生燃燒反應。產生的熱量通過熱量傳感器(如熱電偶、熱敏電阻等)進行測量,這些傳感器將溫度變化轉化為電信號,進而計算出釋放的熱量。最終,根據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熱量,分析儀可以計算出燃氣的熱值,通常以英熱單位(BTU)或焦耳(J)為單位表示。
一、核心測量單元
這是分析儀的“心臟”,負責直接測量燃氣的熱值及相關參數,根據測量原理不同可分為兩類:
燃燒式測量單元(常見于熱值計類設備)
燃燒爐/燃燒室:燃氣與輔助氣體(空氣/氧氣)在此充分燃燒,釋放的熱量被吸收(如通過水或金屬塊吸熱),是熱量測量的核心反應區(qū)。
熱量計(量熱系統):通過測量燃燒過程中吸收的熱量(如水溫升高值、金屬塊溫度變化)計算熱值,常見的有“水流式熱量計”“恒溫式量熱計”等,精度直接影響結果準確性。
溫度傳感器:實時監(jiān)測燃燒前后的溫度變化(如燃燒室溫度、吸熱介質溫度),通常采用高精度鉑電阻(Pt100)或熱電偶,精度可達±0.1℃。
色譜式測量單元(適用于成分分析法)
色譜柱:分離燃氣中的各組分(如甲烷、乙烷、丙烷等烴類氣體),不同組分因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中的分配系數不同而實現分離。
檢測器:檢測經色譜柱分離后的組分濃度,常用的有熱導檢測器(TCD,適用于常量組分)、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(FID,適用于烴類微量組分),將組分濃度轉化為電信號。
二、氣路系統
負責燃氣樣品及輔助氣體的傳輸、凈化和流量/壓力控制,確保樣品穩(wěn)定進入測量單元:
樣品氣處理模塊
過濾器:去除燃氣中的雜質(如粉塵、水分、硫化物),避免堵塞管路或污染傳感器(如活性炭過濾器除粉塵,分子篩除水分)。
穩(wěn)壓器/減壓閥:將燃氣源的高壓(如鋼瓶氣壓力1-2MPa)降至設備所需的工作壓力(通常0.1-0.3MPa),保證氣流穩(wěn)定。
流量計/流量控制器:精確控制樣品氣流量(如0.5-2L/min),常見的有轉子流量計、質量流量控制器(MFC,精度更高),確保進入測量單元的氣體量穩(wěn)定。
輔助氣路(針對燃燒法設備)
包括空氣/氧氣管路(提供燃燒所需助燃氣體),結構與樣品氣路類似,需控制輔助氣體的壓力和流量(如空氣流量是樣品氣的5-10倍)。
排氣系統
排出燃燒后的廢氣或未參與測量的余氣,通常連接至室外或通風管道,避免室內燃氣聚集。
三、控制系統與傳感器
協調各模塊工作,采集關鍵參數并實現自動化控制:
主控板(CPU)
設備的“大腦”,接收各傳感器信號,執(zhí)行測量程序(如點火控制、溫度采集、數據計算),并控制氣路閥門、加熱裝置等部件。
關鍵傳感器
壓力傳感器:監(jiān)測樣品氣、輔助氣的實時壓力(如量程0-0.5MPa,精度±0.2%FS),用于壓力修正(熱值需換算至標準狀態(tài))。
濕度傳感器:部分設備內置,監(jiān)測環(huán)境濕度或樣品氣濕度(避免水分影響燃燒效率)。
液位傳感器(針對水式熱量計):監(jiān)測吸熱介質(水)的液位,確保量熱系統正常工作。
執(zhí)行部件
電磁閥:控制氣路通斷(如樣品氣、標氣、輔助氣的切換);
點火裝置:燃燒法設備中用于點燃燃氣-空氣混合物(如電火花點火器);
加熱/制冷模塊:維持測量單元溫度穩(wěn)定(如燃燒室恒溫控制)。
四、數據處理與顯示單元
實現數據計算、存儲和結果輸出:
顯示屏
通常為LCD或觸摸屏,實時顯示測量數據(如瞬時熱值、溫度、壓力)、設備狀態(tài)(如“預熱中”“測量中”)、錯誤代碼等。
數據處理模塊
根據測量原理計算熱值:
燃燒法:通過熱量公式(Q=cmΔt)計算總熱量,結合燃氣流量得出單位體積熱值;
色譜法:根據各組分濃度及對應純組分熱值,通過加和公式計算總熱值(如天然氣熱值=Σ(組分體積分數×該組分熱值))。
自動修正:對壓力、溫度、濕度等參數進行標準狀態(tài)(如101.325kPa、20℃)換算,確保數據可比性。
存儲與接口
內置存儲器:保存歷史測量數據(如最近1000組數據);
外部接口:USB(導出數據至U盤)、RS232/以太網(連接電腦或打印機),部分設備支持聯網上傳至監(jiān)測系統。
五、輔助結構
外殼與工作臺
金屬外殼(如不銹鋼),兼具防護(防碰撞)和防爆功能(部分設備為隔爆設計),表面設有操作按鈕(電源、校準、測量等)。
電源模塊
將220V交流電轉換為設備內部所需的直流電壓(如5V、12V),部分設備內置穩(wěn)壓電路,減少電網波動影響。